首页 > 艺术概论 > 湖北成人教育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预测真题及答案(九)

湖北成人教育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预测真题及答案(九)

来源:湖北成人教育网 www.hbcrjyw.com

温馨提示:

下载整套试卷可直接点击附件!

湖北成人教育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预测真题及答案(九).doc

  (选择题,共40)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体现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  )

  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期待

  2.下列舞剧,大量吸收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音乐素材的是(  )

  A.《白毛女》

  B.《丝路花雨》

  C.《红色娘子军》

  D.《雀之灵》

3.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流派是(  )  

A.神学

  B.儒学

  C.实用主义

  D.玄学

  4.大众传播学者所说的“靶子”是指(  )

  A.传播主体

  B.传播媒介

  c.艺术信息

  D.受传者

5.影片《城南旧事》的导演是(  )  

A.谢添

  B.谢晋

  C.吴贻弓

  D.滕文骥

  6.二胡曲《病中吟》和《空山鸟语》的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刘天华

  7.提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理论的是(  )

  A.荣格

  B.马克思

  C.康德

  D.列宁

  8.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  )

  A.《圣经》

  B.希腊神话

  C.原始壁画

  D.罗马神话

  9.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影片是(  )

  A.《绝唱》

  B.《望乡》

  C.《蜘蛛巢城》

  D.《冲绳岛战役》

10.胡旋舞的产生朝代是(  )  

A.汉

  B.唐

  C.宋

  D.元

  11.《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  )

  A.拉斐尔

  B.达·芬奇

  C.鲁本斯

  D.乔尔乔涅

  12.北京的颐和园属于(  )

  A.私家园林

  B.欧洲园林

  C.岭南园林

  D.皇家园林

  13.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的作者是(  )

  A.爱森斯坦

  B.让·加本

  C.卓别林

  D.嘉宝

  1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  )

  A.视听艺术

  B.造型艺术

  C.表现艺术

  D.时间艺术

  15.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是(  )

  A.《西厢记》

  B.《游西湖》

  C.《牡丹亭》

  D.《花木兰》

16.绘画艺术使用的媒介材料主要是(  )  

A.形状、体积、木、石等

  B.画面、音响、蒙太奇等

  C.线条、色彩、块面、形状等

  D.旋律、和声、节奏、调式等

  17.“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的著名论断出自(  )

  A.别林斯基

  B.恩格斯

  C.歌德

  D.鲁迅

  18.在西方,提出“纯粹美”主张的是(  )

  A.克罗齐

  B.黑格尔

  C.康德

  D.马克思

  19.“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这种类型划分最初见于(  )

  A.《沧浪诗话》

  B.《诗品》

  C.《人间词话》

  D.《艺概》

  20.绘画作品《夜巡》的作者是(  )

  A.达·芬奇

  B.伦勃朗

  C.莫奈

  D.德拉克洛瓦

  (非选择题,共110)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22.简述审美感知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23.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24.绘画作品:《伏尔加河纤夫》

  25.园林艺术:法国凡尔赛宫园林

  26.戏曲作品:《长生殿》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以欧洲文艺复兴和现代艺术流派的出现为例,试说明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和社会思潮的联系。

  28.结合实际论述艺术鉴赏流程和审美效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审美效果。

  【应试指导】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刻画了一个沦落天涯的琵琶女的形象,诗人从她演奏的琵琶曲中找到了感情寄托,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2.【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芭蕾舞剧《白毛女》。

  【应试指导】《白毛女》大量吸收了华北地区的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舞剧音乐的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3.【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与哲学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玄学是魏晋时期的思想主流,也是当时主要的哲学流派,对当时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诗歌、书法领域。

  4.【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传播。

  【应试指导】大众传播学者把受传者称为“靶子”,因为受传者是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是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和消费者。

  5.【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城南旧事》。

  【应试指导】电影《城南旧事》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吴贻弓导演,伊明编剧,曹威业摄影,主要演员有沈涪、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

  6.【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音乐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为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有《病中吟》、《空山鸟语》、《歌舞引》等。

  7.【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的发展。

  【应试指导】马克思认为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艺术的发展有时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相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马克思称之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8.【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悲剧《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窃取火种被上帝惩罚的故事。

  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黑泽明有“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之称,为日本20世纪著名导演,代表作品有《罗生门》、《七武士》、《蜘蛛巢城》等。

  1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舞蹈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唐代舞蹈非常兴盛,除了豪华壮观的大型宫廷乐舞“立部伎”和精致典雅的小型宫廷宴乐“坐部伎”外,还有著名的“健舞”,如胡腾舞、胡旋舞、剑器舞等。

  1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

  【应试指导】《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原作品面积约44平方米,高497厘米.宽885厘米.共花了两年时间。作者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更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

  1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北京颐和园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坐落于北京西郊,最初为清朝皇帝的行宫和花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13.【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卓别林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喜剧演员,现代喜剧电影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淘金记》、《大独裁者》、《摩登时代》等。

  14.【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的分类。

  【应试指导】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采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艺术等。

  15.【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牡丹亭》。

  【应试指导】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是我国戏曲史上划时代的浪漫主义杰作。

  16.【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元素,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媒介材料,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17.【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典型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关于文学典型著名论断。

  18.【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理论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认为“美”应该具有不涉利害而愉快、不涉概念而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来自“共同感”的必然性等四个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纯粹美”的概念。

  1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意境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2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油画《夜巡》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夜巡》的作者是伦伯朗,他在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从创作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荷兰画家

  二、简答题

  21.(1)艺术创作客体与主体相对应而存在艺术创作主体即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不但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而且具备独立的人格和丰富深刻的情感。艺术创作客体是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它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艺术创作客体是主体观照、实践和创造的对象。

  (2)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这种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即主体可以影响客体、作用于客体,客体也可以影响主体、作用于主体。主体可以向客体运动、转化,客体也可以向主体运动、转化。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主体应居于矛盾运动的主导方面。主体的价值将通过对客体的实践和创造而得到实现。

  22.(1)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经由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大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2)审美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世界的第一个台阶。审美知觉与审美感觉有联系也有区别。

  审美知觉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整体性、选择性、情感性、统觉性的特点与审美活动的适应性。

  23.(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体世界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人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内容的主要要素。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

  观为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作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艺术形式的择取与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三、作品赏析题

  24.(1)列宾(1844~1930)是俄罗斯巡回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伏尔加河纤夫》是他的代表作。

  (2)作品描绘了炎热的夏天,一群衣着破烂不堪的纤夫迈着沉重而疲惫的步伐,拖着货船,在伏尔加河畔艰难前行的情景。画面中11个男人,老弱病残,或低眉顺眼以示驯服,或无可奈何地哀叹,或流露出反抗的愿望。这是被奴役者的群像,束缚在胸前与肩头的纤绳,是难以挣脱的锁链。他们拼死挣扎,步履蹒珊地拉扯着逆流而上的帆船,帆船的桅杆顶端有一个醒目的标志:俄罗斯的三色旗。正是这一群帝国的奴隶,在牵引着苦难的俄罗斯缓慢地前行。纤夫们以后的历程,将会是更为艰辛:纤夫们会跌倒,然后爬起;会昏迷,然后醒来;会绝望,然后又重新燃起希望……在这幅画的色调里,充满了贫穷、饥饿和辛酸的影子,这幅作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蕴,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挣扎、抗争的身影,直至今天,仍然富有教育意义。

  (3)整幅作品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相当成功。

  25.(1)凡尔赛宫是法国古典皇家园林,现位于法国巴黎西南20公里的凡尔赛城,17、18世纪是法国的王宫和行政中心。

  (2)凡尔赛宫所属的园林风景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翠安农宫和专门为王后修建的游乐村。从东向西又可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花园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形花坛。小林园面积是花园的3倍,规则的道路把小林园分为12块林地,每块林地中有不同的迷宫路、水池、喷泉和亭台。小林园再向西进入大林园,中轴线长度超过2千米,最后变成一条宽大的人工河。

  (3)凡尔赛宫的大花园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代表了园林艺术中的一个学派,几百年来欧洲皇家园林几乎都遵循了这种设计思想。

  26.(1)《长生殿》是中国传统戏曲作品,是由清代戏剧家洪昇创作的爱情悲剧。洪昇字昉思,号稗畦,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人。

  (2)就全剧的结构来看,主要沿两条线展开,一是主线,即李杨二人的爱情;一是辅线,即时局的发展。全剧情绪浓烈,热烈地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但作者并未因其真挚的感情,原谅他们给国家带来的灾难,而是在歌颂中有批判,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为这类题材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曲作品。

  (3)《长生殿》剪裁大胆,结构宏伟,曲词优美,历来为人称道,清代曲家赞誉《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四、论述题

  27.(1)在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中,社会上的经济、政治、哲学、科学以及文化方面的重大斗争和变革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思潮,反映到文艺上就会产生一定的文艺思潮。欧洲16世纪,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是向封建领主统治者要自由、要平等,而文艺界配合这场变革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它的哲学基础是以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反封建、反教会的人文主义思潮。在艺术领域里,出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这一时期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文艺界的伟大变革突破了“神”的框架限制,改变了僵硬、威压、死板的艺术气氛,以表现人为主题,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全部人格化了,再不是中世纪带灵圈、僵化的神了。他的《蒙娜丽莎》描绘的是人,是有着美好瞬间微笑的人。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把年轻的大卫塑造得非常完美,是人体的典范,他的精神、气质都是人的,是少年英雄气质的体现。拉斐尔塑造的圣母,全部是善良而美丽的女人典型,他认为善良而美丽的女性都可以做圣母,他画的《西斯廷圣母》、《岩间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形象都不一样,表现的都是美丽善良的人间女性。他们歌颂的都是人,而不是神。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哈姆雷特》同样无一不是突出了人性美,突出人的神圣。

  (2)欧美的现代艺术流派出现的原因不尽相同,或是革新或是保守或是审美观点不同而形成的。如法国的巴比松画派,是受启蒙学者卢梭的空想主义的影响,希望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个世外桃源。他们继承了17世纪荷兰画派和18世纪英国风景画的优秀传统,到巴比松林区去追求大自然的意趣,如米勒、科罗等画家。另一方面他们将风景画从古典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又发掘出比浪漫主义更美妙、更完善的美的境界。19世纪下半叶,印象派画家不满足官方学院派的墨守成规,在艺术上要求创作自由。由于当时光学的迅速发展,他们在继承巴比松画派的基础上,把光和色的科学原理运用到艺术法则上来,大大丰富了绘画色彩的表现能力,如莫奈画的《日出·印象》。与此同时出现了后期印象派。逐渐把现实变形,抓住艺术的某一特点给以夸张,就又有了毕加索的立体派,乃至以梦境为内容的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画派。最后在美国又出现了超级现实主义等众多流派,这些流派有的只是昙花一现,有的对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的出现了明显脱离现实的倾向。

  (3)总之,艺术流派或艺术思潮,必然有其特定的思想基础、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艺术趣味。在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特别是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

  28.(1)鉴赏流程:

  ①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及其意义的初步感受。

  ②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

  ③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

  (2)审美效应:

  ①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而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②净化。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③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分享到:

教师资格考试学习备考材料
友情链接 湖北成考网 湖北成人教育 湖北教师网 湖北成人教育 湖北中考网

武汉成人教育网 黄冈成人教育网 荆州成人教育网 十堰成人教育网 孝感成人教育网 襄阳成人教育网 恩施成人教育网 仙桃成人教育网 神农架成人教育网 黄石成人教育网 荆门成人教育网 鄂州成人教育网 随州成人教育网 咸宁成人教育网 宜昌成人教育网 潜江成人教育网 天门成人教育网